“资教”知多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15浏览次数:358

“资教”知多少

资教与资教生

    资教是“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简称,是湖北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新称谓。湖北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资教生”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

问题背景

    一方面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而另一方面,湖北作为科教大省,2005年85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多达99878人。农村缺教师,而高校毕业生难以下基层,如何解决这一矛盾?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拔一批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任教,由政府出面购买大学毕业生的阶段性服务的方式解决农村中学教师短缺问题。

资教工作与大学生

   (一)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省教育厅鼓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参加该计划,服务期内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此奖励款优先用于还贷。为贫困学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贫困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二)塑造新时期大学生的形象。资教生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选择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青春奉献给基层,将才华回报给社会,精神十分可贵,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校长后备队伍建设和基层人才储备,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并吸引他们充实到农村,为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平台。经过几年磨砺,他们必将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其中一部分将来一定会成长为中小学校长及其他岗位领导。同时这么多大学生下到基层,也加强了基层人才储备,服务于基层政权建设。

资教的制度及报名

    湖北省教育厅以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为契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并将聘任制改革贯穿到“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一个环节中,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其环节如下:

   (一)确定岗位需求。

   (二)严格选聘把关。省教育厅规定参加“行动计划”的人员,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学士及以上学位,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身体健康的应届毕业生。品学兼优的贫困毕业生和来自贫困县(市)的毕业生优先考虑。为了严把教师入口关,教育厅制定了周密的选聘办法,通过院系推荐、个别谈话、组织考核等多个环节,以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首届公开遴选录用306人参加“行动计划”

   (三)实现契约管理。湖北省教育厅提供协议书统一格式,各地结合本地政策参照制订了具体的服务协议书,明确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甲方)和毕业资教生(乙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资教内容、教学要求、工资结算、监督管理以及禁止行为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双方按三年期签订了资教服务协议。

   (四)加强岗前培训。为使资教生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省教育厅集中开办“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岗前培训班,聘请了一大批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和乡镇中学的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与教案等教育教学基本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

   (五)此外,为确保资教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厅加大对资教生跟踪管理力度,并实现全程培养。同时建立资教生档案动态数据库,形成省厅与地方、省厅与资教生、地方与资教生之间的多方情况反馈机制。

资教的启示及意义

    资教一方面是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资教生选择农村,是对农村高素质教师的补充。他们到农村学校任教后,关注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他们传递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关心,适应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同时资教也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资教生给农村学校带去了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视野,把城市文明带到乡村,打开了农村孩子的视窗。他们加入农村教师队伍,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尤其是补充了短缺学科的教师,如英语、信息技术课师资,给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大学生意志的磨练更是大有裨益。